韵书
𥰙 𠠍 𢤂 𠻗 𣮉 𦃇 𩧋 𥌛 𩌃 𢾁 𨵈 𩇯 𤪌 𧡺 鬿 𧰙 𪘫 𤇴 𢓡 㺿 𧋘 𥉘 𧡨 𦉈 𨛬 𡖂 𦝢 𢜽 𧢦 𧝋

去声作阳平声

𥝈 𥳊 𦒎 𨘇 𢈶 𢖫 羿 𥰰 𩊒 丿 𤤺 𢘽 𡢖 𢢞 𢰂 𧫚 𩪧 𩍘 𤹝 𣖾 𥉆 𥉻 𩥉 𤫝 𨿠 𢄢 𩏚 𠭥 𢴨 𥄔 浿 𣨶

拼音:ní  韵部:齐、霁、屑
〈名〉
    (形声。从雨,兒(ní)声。本义:副虹)
  • 同本义,即虹的外环。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,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,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,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,红色在内,紫色在外
    • 霓,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雨与日相薄而成光,有雌雄,鲜者为雄虹。暗者为雌霓。
    • 虹霓也,云雾也,风雨也,四时也,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。——《列子·无端》
    • 云披雾裂虹霓断,霹雳掣电捎平岗。——柳宗元《笼鹰词》
    • 霓为衣兮风为马。——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  • 彩云;云霞 。如:霓衣(以霓所制的衣裳。多以形容仙人所穿的服装。也指五彩薄细如虹霓的衣服);霓旄(画有虹霓的旗帜);霓旌(饰以五彩的旗帜。多用于仪仗。因其似霓虹,故名);霓饮(蜺虹汲水);霓裳(用霓制成的霓裳。即霓衣)
  • 借指天空,高空
    • 羽旄扫霓,云旗拂天。——班固·《东都赋》